◎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但我国光伏业的原创能力、动力还很不足,光伏行业亟需技术进步。
多名业内人士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尺寸竞争是2021年可预见的变化,这将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渠道拓展及金融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能力。2020年12月16日,爱康科技第一片HJT电池试样生产下线,该电池片为G1叠加MBB技术,功率为6.20W,电池效率达24.59%。
据国新办在2020年12月21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有行业分析认为,2020年是HJT电池元年,2021开始大规模渗透。原材料涨价即使经历两个月的停工,中国光伏行业仍在2020年交出一份精彩答卷。而玻璃产能政策松绑后,PVInfoLink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当周,3.2mm镀膜光伏玻璃报价最高达47元/平方米,最低价为42元/平方米,均价维持在43元/平方米。刘昶指出,目前很多二三线企业的产线都是小尺寸,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产线升级,将产品的规格做大,来逐步淘汰实力不济、无力升级产线的企业,借此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在市场的渗透率。
2021年1月3日,东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丹丹对时代周报记者说。2020年12月30日,光伏行业资深人士杨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暨如果以8日港股收盘价51.48港元/股作为基价粗略计算,福耀玻璃本次定增募资金额最高可达41亿港元。
研发投入包括常规的技术开发,如新车型玻璃等。2021年1月8日晚间,福耀玻璃公告称,公司拟提请公司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大会批准授权公司新增发行H股,本次增发H股的总数不超过1.01亿股,扩大光伏玻璃市场以及一般企业用途。福耀玻璃在沪港两地上市,目前发行了约5亿股H股,占其总股本的20.16%。这是福耀玻璃首次公开明确要加码光伏玻璃领域。
根据公告,本次发行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偿还有息债务、研发项目投入、优公司资本结构、扩大光伏玻璃市场以及一般企业用途。有关人士进一步解释,福耀玻璃全资子公司伊利诺伊已经具备太阳能电池背板玻璃的技术,募资会用于扩大规模。
2020年不合理的光伏玻璃定价政策,引来了资本大鳄的注意,汽车玻璃的绝对龙头福耀玻璃也来参与了!根据公告,增发H股的定价不得低于厘定配售或认购价格日期中的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的80%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被列入其中。虽然异质结电池转化效率高,但目前并未与量产的PERC技术拉开较大差距,这也导致其性价比没有太大优势。以核心装备PECVD为例,一直以来,该设备的主要生产厂家是德国梅耶博格等国外企业,这无疑增加了国内企业推广异质结技术的压力。
易治凯表示,随着设备国产化的推进,今年异质结电池产线设备成本可降至4.8亿元/吉瓦,到2025年有望降至4亿元/吉瓦。而异质结电池完美的对称结构和低温工艺也使其非常适于薄片化。业内认为,2021年将是异质结技术大发展元年。预计未来银浆价格降幅可达50%~70%。
据记者了解,与 PERC 电池相比,异质结电池银浆、靶材等材料成本及设备成本都比较高。异质结电池生产成本会伴随规模增长逐步下降。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介绍说。他预计,2021年国内异质结电池产能将达到15吉瓦,2022年扩张至30吉瓦,2025年达到100吉瓦。
异质结电池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由于其在晶体硅上沉积了非晶硅薄膜,因此具备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双重优势,从而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发电量,被认为是继PERC之后的下一代主流技术。不久前,爱康科技长兴基地第一片异质结电池试样生产正式下线,电池片转换效率达24.59%,高于目前光伏主流技术产品PERC(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近2个百分点。同时,其整线采用约200℃低温制程工艺,不仅节约能源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另外,由于异质结电池尚处于规模化初期,其设备及关键材料也大多依赖进口。提升电池转化效率、降低发电成本一直是光伏企业的必修课题。目前,国内光伏企业不断刷新异质结电池最高效率。
捷佳伟创副总经理陈麒麟说。该公司异质结电池项目负责人易治凯表示,随着异质结设备成本、非硅成本快速下降,电池成本在未来3年可降至0.8元/瓦,产品效率大幅提升,将凭借更高性价比赢得更高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异质结技术结合了薄膜与晶体硅技术,具有N型双面电池结构,结构对称可使电池的工艺步骤降至四步。目前 PERC 电池所用硅片主流厚度为 170~180微米,异质结电池所用硅片厚度则降至 160微米以下,且仍有较大薄片化空间。
以100兆瓦产线和1吉瓦产线为例,按照现在的技术、价格水平,后者的非硅成本只要0.38元/瓦,比前者低0.11元/瓦;电池成本只要0.93元/瓦,比前者低0.13元/瓦。异质结电池是超高效电池的发动引擎,未来超高效率的电池技术,全部建构在异质结电池的基础之上。
中银国际证券此前在研报中指出,异质结电池效率进步和降本速度、辅材与设备降本进度不达预期将成为推进该技术产业化面临的风险。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泰兴太阳谷异质结国际论坛上,中泰证券分析师王可表示,这意味着异质结电池已经具备了量产条件。王文静表示,成本、效率、寿命构成了异质结发展的三要素,目前效率和寿命异质结均有优势,但成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啃下国产化硬骨头虽然炒热的异质结今年有暴发的趋势,但很多专家对该技术产业化发展仍持谨慎态度。
同时,单晶PERC电池效率进步或降本速度超出预期,也将给异质结技术产业化带来影响。即使在相同转换率下,异质结电池的发电效率也明显高于PERC。
异质结电池之所以在众多光伏储备技术中脱颖而出,主要因为其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发电量高、弱光发电性能好等诸多优势。杨立友建议,首先引入多主栅技术降低银浆的使用量;其次从推动银浆的国产化入手,促进银浆价格降低,同时还可以开发贱金属混合浆料,进一步降低银浆价格。
竞争优势明显当前,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经逼近24%的极限,异质结电池因具备更高转换效率,成为越来越多光伏企业押宝的新赛道。没有可靠的国产化设备,成本自然很难下降。
近几年,国内设备厂家陆续对整个电池产线生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异质结电池的技术发展。根据实测数据,在使用同是22%效率的PERC电池组件和异质结电池组件的情况下,异质结双面组件发电量比高效单晶PERC单面组件发电量高20%~30%,比高效单晶PERC双面组件发电量高10%。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电池技术部主任王文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汉能创造了国际最高效率25.11%;中智异质结双面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4.0%以上,电池效率最高可超24.3%;均石能源500兆瓦异质结生产线实证数据超过24.1%平均转化效率;中威新能源异质结电池效率提升至24.5%。国务院原参事石定寰就曾表示,异质结技术发展的薄弱环节是装备国产化程度较低。
因此,啃下设备国产化这块硬骨头,就成为降本的关键突破口。目前,异质结电池银浆耗量大约是传统电池的3倍,因此,降低低温银浆成本变得尤为重要。
爱康科技异质结电池流片下线具有标志性意义。目前,异质结生产设备占异质结生产成本的大头。
并且,异质结电池能更好利用结合超薄硅片,还可以与钙钛矿等电池技术形成叠层电池,增大光谱吸收范围,效率有望突破35%,甚至更高。本次论坛期间,爱康科技就先后发布了iCell高效电池和iPower高效组件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8:10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8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3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9天狐定制
2025-04-05 16:49天狐定制
2025-04-05 16:42天狐定制
2025-04-05 16:40天狐定制
2025-04-05 16:31天狐定制
2025-04-05 16:23天狐定制
2025-04-05 15:51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